指考首日第三節考生物,高中教師表示,試題取材生活化並兼顧科學新知,如茲卡病毒、石虎、生物技術等入題,文字量大且需思考轉換,圖表佔1/4,整體屬於中間偏難。大學指考1日開始一連舉行3天,1日是自然組考科,2日是國、英、數等共同考科,3日則是社會組考科,也有部分跨科考生10科全考。 中央社 分享 facebook 106學年指定科目考試於7月1日至3日舉行,今天第一天考物理、化學、生物。協助審題的高中教師表示,生物試題取材生活化,例如探討茲卡病毒的致病機制、疫情危害和防治,還強調與登革熱病原體交叉反應帶來的影響,另外也以彰化菊花田和火龍果田考光週期的應用,還從免疫考抗蛇毒血清、雙胞胎器官移植、對花粉過敏,談動物特性時,則提及苗栗山區的石虎和黑面琵鷺。試題也兼顧科學研究新知,高中教師表示,第11、12題探討美國聯邦食品藥物管理局運用生物技術改良大西洋鮭的生長情形,第36至38題則是考科學家研究發現激素對田鼠生殖行為的影響,第39至41題引用肺臟功能最新研究結果,探討肺臟在血小板生成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高中教師指出,今年還增加獨立的實驗一大題,共有5題,其他試題中也可看到測驗考生獨立研究能力的設計,這類題型並非是測驗考生對實驗的步驟記憶,而是著重於現象和原理理解,以及比較分析和推論應用的能力。整體來看,高中老師認為,今年生物試題文字量大,大多需要思考轉換才能解答,若閱讀或思考較慢的考生,可能會覺得題目份量偏多且不易作答;題幹或選項中包含圖表的試題約佔27%(共17題),顯見文字和圖表等視覺化表徵成為傳達科學想法的重要媒介,測驗考生的文字理解和圖表判讀能力,整體屬於中間偏難。 296324576D2BEB92
arrow
arrow

    yk50dt0s4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